大家好,关于三国之青州天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三国时期的青州在今天的哪里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曾是三国袁绍占领的地方,古代青州在今天什么地方
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现代则指中国山东省的一座县级市——青州市。市境西南还有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名青州风景名胜区。
地理:
青州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自古以来就控制着中原往胶东的交通要道。其南为沂蒙山区,其北为鲁北平原及渤海,青州正当此咽喉地带,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青州境内河网密布。
历史:
青州得名甚早,禹贡中就有记载。汉代置广县,为青州治。三国时改益都县。1986年撤县设青州市,隶属于地级潍坊市。
二、三国时期的青州在今天的哪里
青州这个地名最早出身上古九州,也叫禹贡九州,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将整个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豫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青州。这个九州就是华夏的核心活动地区,也叫“汉地九州”。
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大致说明了青州的地理位置,是这么记载的:东方为青州,齐也。这话的意思是说:青州在东方的齐地,也就是原来齐国的地盘,因此上古九州中的青州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原来齐国的位置,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不详细。
禹贡九州中有青州到了东汉时期,天下被分为十三个州,州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相当于今天的省,这十三个州分别是: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凉州、豫州、司隶州、益州、扬州、荆州、交州,也就是十三个省的意思。
青州在东汉时期下辖六个郡国,分别是: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所谓的国其实是郡国的意思,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很多封国到最后越来越小,小到和一个郡差不多,所以称为郡国,实际上郡是郡,国是国,只不过国已经很小了,像郡一样。
当时青州的治所在临淄县,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县,治所就相当于政府所在地,青州在当时的总体范围是:东到今山东济南市,北至山东东营市利津县,南到泰山以北,东至山东半岛最东边的威海市,然后一直到大海,差不多就山东半岛偏北的地理位置。
东汉十三州有青州再来具体看一下青州下辖六个郡国的具体位置,主要参考《后汉书》郡国志四:
一、平原郡平原郡下辖7个县和2个侯国,分别是:平原县(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高唐县(今山东德州禹城市)、般县(今山东德州乐陵市西南)、祝阿县(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乐陵县(今山东德州市乐陵市)、湿阴县(今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东北)、厌次县(今山东滨州市惠民县东)、鬲侯国(今山东德州市平原县西北)、安德烈侯国(今山东德州市陵县)。
平原郡的治所在平原县,也就是今天山东德州市的平原县,其中三国时期的刘备还在平原县当过县令,此外刘备还在高唐县做过尉和县令,并且刘备在平原县令时,还从这里出发救援过北海国相的孔融。
三国中的青州地图平原郡的位置在今天山东省的西北角,地理位置主要在山东德州市、滨州市以及济南市以北的地区。
二、东莱郡东莱郡下辖6个县和7个侯国,分别是:
黄县(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牟平县(今山东省烟台市西北)、昌阳县(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西南)、卢乡县(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西北)、长广县(今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东)、葛卢县(今山东省最东部)、惤侯国(今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西南)
曲成侯国(今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西)、掖侯国(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当利侯国(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西南)、东牟侯国(今山东省烟台市东南)、黔陬侯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西南)、不其侯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北)。
三国势力分布图东莱郡的治所在黄县,也就是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东莱郡的位置就在今天山东半岛的最东部,包括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沿海地带。
三、济南国济南国下辖10个县,分别是:东平陵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西)、着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西)、于陵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南)、台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北)、菅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西北)、土鼓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东)、梁邹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北)
邹平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西北)、东朝阳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西北)、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国的治所在东平陵县,也就是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西,济南国的位置在今天山东省中西部,尤其是省城济南市附近地区。
三国鼎立图四、乐安国乐安国下辖7个县2个侯国,分别是:临济县(今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东南)、千乘县(今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高菀县(今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乐安县(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昌县(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利县(今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寿光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东北)、蓼城侯国(今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益侯国(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乐安国的治所在临济县,也就是今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东南,乐安国的主要辖区在今山东省的北部,包括淄博市、滨州市、潍坊市、东营市附近地区。
五、北海国北海国下辖11个县加7个侯国,分别是:剧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西)、营陵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东南)、平寿县(今山东省潍坊市西南)、都昌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西)、安丘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西南)、淳于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东北)、东安平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东北)
壮武县(今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西)、下密县(今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东南)、挺县(今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南)、观阳县(今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西北)、平昌侯国(今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东南)、朱虚侯国(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东南)、高密侯国(今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西南)
昌安侯国(今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东南)、夷安侯国(今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胶东侯国(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即墨侯国(今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东南)。北海国在汉末时期孔融曾经担任过国相,还请刘备来支援自己,北海国的治所在剧县,也就是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西,北海国的位置在今天山东省的中北部,包括潍坊市以及青岛市下辖的平度市和即墨市附近地区。
今青州市是山东潍坊市下辖县级市六、齐国这里的齐国可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而是青州下辖的郡国,齐国下辖6个县,分别是:临菑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西安县(今山东省山东省淄博市临淄西北)、昌国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临朐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广县(今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西南)、般阳县(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南)。
齐国的治所在临菑县,也就是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此时的齐国虽然与春秋战国的齐国不同,但侯国齐国的范围算是当年齐国的核心地区,侯国齐国的位置在今天山东省的中部,包括淄博市、潍坊市附近地区。青州在东汉末年算是中原偏北地区,这里的东莱郡最早还是辽东公孙度的地盘,后来被曹操抢过来
同时在东汉末年,青州地界出现了百万黄巾军,曹操与青州黄巾军作战,收降了三十万作战部队,近百万家属,并从中抽调了精兵组成了青州兵,这就是青州兵的来历,曹操去世后,这支军队就自己解散了。现在的山东青州市只是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比东汉末年的青州小得多,而且东汉末年的青州包括今天的山东青州市,从行政区域上看也不一样,现在的山东青州只相当于东汉末年的一个县,而东汉末年的青州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换句话说,今天的山东青州市只是东汉末年青州下辖的一个县而已。
三、三国青州出生的武将文人
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生于公元157年,卒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太守,又任尚书令,并为曹操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与郭嘉献计活捉吕布。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年)出任中军师,魏国建立之后出任尚书令。荀攸行事周密谨慎,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正始年间追封谥号敬侯。
()
贾诩(147—224年),字文和,性别男,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三国时期被称为毒才
戏志才,颖川人,被荀彧推荐成为曹操的谋士,曹操十分器重他。戏志才不幸早卒,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他死后,曹操询问荀彧谁可代替他,于是荀彧推荐了郭嘉.约159年
荀彧(yù),(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太尉,谥曰敬。
荀彧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后汉书·荀彧传》)。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
鲁肃(172—217),字子敬,身高约合现今1.8米,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永康)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150年)
司马懿字仲达,公元179年-251年,享年约72岁,性别男,(河内温县孝敬里(河南温县招贤镇),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汉族,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史书记载其身高八尺,约合现今1.84米。诸葛亮生辰八字:辛酉、丙申、癸丑、丁巳
华歆(157—231),字子鱼,籍贯冀州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
管宁,字幼安,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管公村人(时属北海朱虚),生于延熙元年(公元158年),卒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
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后于刘备御驾亲征东吴时,向孙权举荐陆逊为都督,间接上挽救了东吴的命运。
张昭字:子布生卒时间:156——236(寿81)籍贯:徐州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容貌:矜严,有威风官职:辅吴将军
谥号:文侯
张纮(约152-211),字子纲。广陵(今扬州)人。东汉末年文学家。精于诗赋,著诗、赋、铭、诔多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2卷,已佚。今存《瑰材枕赋》等文,载《艺文类聚》。工小篆、飞白,又善楷书。
顾雍(168—243),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
蔡邕yong(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人也。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六世祖勋,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王莽初,授以戎连率。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与鲍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谥曰贞定公。
荀彧(yù),(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官至太尉,谥曰敬。
荀爽,字慈明,东汉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荀氏为颍阴望族。荀爽也是荀彧叔父,爽父荀淑(83——149年)为战国荀卿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之称。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谋略天才。世人称他为“鬼才”.
钟繇yáo[字:元常][终属:魏]生卒:151-230(80岁)性别男籍贯 [豫州]颖川长社 [今河南长葛]容貌暂无相关记载官至太傅
徐庶
单福原名徐庶,年少时爱好任侠击剑,后折节向学,因中原战乱,客居于荆州,与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相友善。后徐庶效力于刘备,还推荐了诸葛亮。长坂之战时,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于是徐庶北投曹操,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168——172年)
许褚,三国时魏国名将。字仲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因勇猛知名,军中外号“虎痴”。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曹睿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分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
许褚的历史评价
曹操:“此吾樊哙也。”
陈寿:“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1
典韦,(?—197),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世称“古之恶来”。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乡人刘氏报雠,杀人出市,人莫敢近。军中的牙门旗既长且大,人们都不能把它举起,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而竖起,人们都以他的奇力为异。初属张邈,后属夏侯敦。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时,典韦奋力勇战,为曹操所异,又因其人忠诚谨重,自此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敌人太多而战死。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战死了。事后,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三国里面武艺最好的,力气最大的,最有冲劲的不是典韦,但最猛的却是他。先说曹操收他入会时的情景,夏侯敦形容他:逐虎过涧。就从这一点来看,三国里所有武将都不如。大家都知道,老虎是野兽,什么都不怕,就是一大群人去围杀,他也会奋力反攻。这个典韦居然将老虎追得满山跑,试问,能让老虎都害怕的逃跑,谁有这个本事?曹彰的“手格猛兽”比起这个“逐虎过涧”,可以说相差甚远。能让老虎害怕得逃跑的人,他的猛是发自骨子里的(比张飞的相貌凶狠更厉害)。然后宛城之战,典韦在大醉,身无片甲,并失去武器的情况下,奋力拿起腰刀杀敌,当手下全部战死,刀砍缺的情况下,提起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马军方退步兵又上,枪如苇列。最后典韦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走前门而入。分析上面,首先,典韦力气不比许诸小,可以提起两个军人当刀舞(不然无法解释击死者八九人),其次,死了半晌,无人敢过。当时张绣统领的是他哥哥张济死时留给他的部队(精锐的西凉军),居然让典韦吓得不敢走前面过(典韦死后),可见当时的士兵对典韦是多么畏惧。连姜维死后,士兵还一哄而上将其割碎生吃。从上面可以看出,典韦的“猛”,是连张飞都比不了的(张飞的猛是表面化)。而且典韦武艺高强,可以飞戟杀人,还百发百中。只是死得太早,出彩不多,不过宛城一战可以名留千古。().*********2
徐晃(?—227年),字公明,东汉时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人,中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将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为军阀杨奉的部下任骑都尉。公元196年,曹操击败杨奉后投靠曹操。参加过多次重大作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治军有方。曹操曾称赞徐晃:“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在曹操军中历任裨将军、偏将军、横野将军、平寇将军。官渡之战中烧毁袁绍的后勤粮草有功,加封都亭侯。曹丕称帝登基后官拜右将军,封逯乡侯,后进封杨侯。击败刘备于上庸后,驻守阳平关,改封阳平侯,假节钺,食邑3000。徐晃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曾说过:“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公元227年病死,死后谥壮侯。
()*******3
夏侯敦
个人资料:
字:元让
时间:157——220(寿64)
容貌:左眼中箭失明

籍贯: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绰号:盲夏侯
官职:大将军
谥号:忠侯
家庭成员:弟:夏侯廉,子:夏侯充、夏侯茂
()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布,吕布大败。但后曹操和刘备联军攻打,困守下邳。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曹操堑围三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亦就缚,与陈宫、高顺被戮于白门楼。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张辽(公元169-222年)字文远,三国时魏国雁门马邑(今朔城区大夫庄)人,著名的军事将领,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乃三国名将也,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曹魏的“五子良将”.
()***********4
赵云
字子龙
终属蜀
性别男
籍贯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
容貌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官至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谥曰顺平侯
生卒 173— 229
父亲未知母亲未知
配偶未知
子女赵统赵广********5
兄弟姐妹未知
曾效力过的势力公孙瓒蜀()
张飞(167?—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身高约合现今1.78米。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166年出生,221年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6
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性别男,因穿白袍银甲,骑白马,人称”锦马超”,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名门望族,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其父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腾父马肃,字子硕,汉桓帝时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娶羌女生马腾,故而马超有四份之一的羌人血统。*******7
黄忠(?— 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8
张郃字:(170年左右)儁乂(三国志)隽乂(三国演义)*********9
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高览
个人资料*******10
字未知
终属魏
籍贯暂无相关记载
容貌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偏将军东莱侯
生卒 168— 207(40岁)\(定冀州河间人)
高顺************11
个人资料
字未知终属吕布(定为并州太原郡人)
籍贯暂无相关记载
容貌威严
官至暂无相关记载
生卒 158— 198(41岁)(陷阵营)
家族
资料父亲未知母亲未知
配偶未知
子女未知
兄弟姐妹未知
相关人物吕布陈宫刘备夏侯敦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12
颜良,河北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次年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164年
********13
文丑,河北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刘备挑战,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文丑兵乱,遂被操击破而死。 165年
*****14
华雄(?-190年),东汉末年武将,于董卓手下为都督之职。三国志中描写孙坚参与讨伐董卓之役,一度败北,但后来收拾败军,进行反击,有关羽温酒斩华雄之说。********15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16
********************************************************************************************************************************************
**********************************************************************
**********************************************************************
关羽:(162?-220),从杀人角度,老关最牛B,吕布都比不上,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斩庞德,擒于禁。不过这里水份很大,颜,文死得冤不必说了。华雄也是不战而胜,庞德是周仓从水里抓来的,那六将也非名将。其真正的交手记录并不那么壮观。虎牢关,张飞斗吕布五十合没结果,老关上去帮忙,又三十合还是“战吕布不下”,最后还是大耳贼上去才赢的。有人说,刘备那两下算个鸟。非也,要是刘备,曹操,孙权打一仗,当是刘备赢。从小说看,大耳贼那双股剑并不白给,比吕虔,毛芥差不太多,呵呵。再说关羽,没和吕布真正阵前单挑过,和超一流高手的战绩是,拼刀和黄忠,庞德打个平手,但后两者都善射箭,看起来,还是关羽吃亏一些,而且黄忠那么老了,不很说明问题。最令人垢病的是和纪灵打三十余合还不分胜负,而纪灵根本不会是颜良文丑的对手。
张飞:最出名的就是那喝断当阳桥,吓退百万曹兵了。但在我看来,最牛的就是和吕布打了一百余合不见胜负。张飞单打很多,与马超那昼夜连战,惊心动魄。关羽眼高于顶,却把张飞吹上了天,“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关羽是了解张飞的,他三十余合拿不下的纪灵,十余合就被张飞刺于马下。好象吕布的老丈人也死在阿飞之手。不过讽刺的是,关张两人自己到是被人取了首级。
典韦:猛将也,惜乎命短。尝于许储大战无数合,不分胜败,武功之高,已有定论。不明白,曹操打吕布时,为什么没让典兄与那三姓家奴单挑,至憾!哼哼
马超:我心中最酷的战将,主要是受李铁生画的那本>的影响,除了酷,想不出别的词。当然你可以说他有勇无谋,那不是我关心的事,咱讲的是战力。当然陈光镒画的那本>也奔儿酷,当然连环画的事,大家有兴趣,咱以后再说。
马超的主要战绩就是和许储,张飞那两场盖世决斗。死在他手下的,就记住一个李通。
黄忠:佩服,那么一把年记能跟关圣整个平手,要是年轻二十岁,靠,别人都别玩了。主要战绩定军山杀夏候渊(也属于偷袭)。
许储:纯武夫也,同典韦一样。都属于自己从不带兵打仗的主,老曹的警卫长,二品带刀黄马褂。战力惊人。单打不输任何人。战绩:与吕布斗二十余合平,斗马超无数合平,斗典韦无数合平,斗赵云三十余合平。其余斗庞德,徐晃,张合,高览等不需一提。令人气愤的是,老罗为了突出关羽,在白马坡,楞没安派俺们虎痴出场,整个一个人间蒸发。使我无法弄清大许和小颜小文谁更NB。气愤不已。呀呀呸!
庞德:用关平的话:西凉一小卒耳。但勇猛异常,惜其三换主人,不得重用,终死于那个王八蛋于禁之手,为之一哭。此人反西良时就屡立其功,不然马超早败了,打孙权斩了东吴名将陈武,之后带棺材与那傲慢的关羽决斗,要打下云长三十年的气焰。不是于禁忌贤妒能,关羽几遭其手。最后壮烈牺牲,曹营之第二烈士也(第一是典韦,nodoubtaboutthat!),再为典韦一哭,哇哇哇。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三国之青州天下和三国时期的青州在今天的哪里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